bet36体育在线

科研项目

基于艺术设计云教育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谢鑫辉,项目来源单位: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7SB0562,结项时间:2019年12月23日
2020-04-08

基于艺术设计云教育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摘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可以结合互联网教育和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开展网络云教学。本课题项目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bet36体育在线的云教学平台设计为例,从传播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构建“心理互动”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总结出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学管理的碎片化、视觉设计的扁平化、交流互动的碎片化等平台设计策略策略并选定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I-PHOTOSHOP》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为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下云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者提供更好的帮助以及范式。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云教学、艺术设计教学、心理互动模型、设计策略、教学设计

一、研究背景

1.1国内外研究情况

碎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传播学领域,是用于描绘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对应的是传统教学中固定的时间、空间中连续的学习模式,是在更加灵活、开放、多元的碎片化时间、空间中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得碎片化成为当代一个显著的特征,碎片化的信息对于传播媒介和受众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这也很好地迎合了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智能云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构筑云端教学环境,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参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通过云教学,实现对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管理和学习,更高效地选择学习场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智能云教学的学习环境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在移动终端、互联网、WIFI等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求地进行云端学习,教学端提供给优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智能云教育的理念和宗旨势必会改变现有的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乃至于学习方法的格局。“开放化、多元化、自主化”是当前智能云教育的重要内容,即要求在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便捷化、针对化的学习资源。

在国外,可汗bet36体育在线(Khan Academy)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认可和推荐,视频教学资源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注焦点,美国远程学习协会(United States Distance Learning Association)会长John.G.Flores认为大量实践证明,简短、模块化的视频比5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完整课程更加成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Dalton Kehoe认为“当看见在线学习视频中的头像和上身超过20分钟时,就要疯了”。

随着视频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制作和传播日益简便,应用的范畴也在日益普及。这种现象在传播和共享课程知识的方面,也日益受到了教育业界和商业界的重视。以网易公开课为例,自2011年开通该频道一来,发布了国内外众多著名高校的视频课程,一度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资源。“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纳入了信息化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拟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类的公开课。2011年11月9日,教育部推出了20门公开课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短短5天内点击量已超10万次,国内外一时间兴起了一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浪潮。

1.2课题提出的前提与依据

云教育是在云技术平台上的开发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艺术设计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碎片化信息时代与云教育的特征,把握个性化教学的特点,把云教育作为媒介,将bet36体育在线雅典式教学思想结合信息碎片化的特色运用到云平台上,能添加更多丰富、有趣的交互式体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完善个性化的教学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学信息及内容的接受效率。

bet36体育在线近年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架构起了SPOC的云教学平台,该平台现已在全院范围内铺开使用,配合bet36体育在线主导的雅典式教学思想,教师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碎片化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我专业的教学。

在雅典式的教学思想及新兴的云平台教学干预下,我们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同时碎片化学习对于学习资源也有着与传统纸质教材不同的需求,在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时空的分割、学习媒介的多元、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变弱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也需要将教学资源碎片化、微型化,以此来适应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学习需求。

根据碎片化学习内涵,其具有以下特征:

①学习时间零散和学习空间无缝融合。由于学习媒体走向灵活、多样,同时,学生“信息饥渴症”使得注意力碎片化和分散化,学习不再局限于大模块时间正式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灵活碎片的时间、便捷易用的智能终端、泛在学习网络进行自主按需的无缝学习。

②学习内容零碎化和微型化。学习内容和信息资源不再是完整的、线性的、固化的。随着时空的碎片化,以及智能学习终端的广泛运用,资源粒度变小,学习内容碎片化。同时,知识流的网络化、复杂化亦促使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③学习媒体多样化和微型化。学习媒体数量和信息供应量激增,媒体形态多样化,于是学生选择与使用媒体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空前提升。此外,由于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对新学习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更广。

④学习行为不连续性和多样化。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广泛应用,学习时间和空间去中心化、呈碎片化,学习媒介打破传统学习权威,学习空间碎片化解放学习行为单一性和连续性,促使学生主体参与行为和学习活动多样化。

⑤学习思维跳跃性和注意力碎片化。由于信息激增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信息参与互动增加,持续注意力变短,导致学习思维的跳跃性和注意力碎片化。

⑥学习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碎片化学习时空和多元化学习媒体更易于满足学习的按需性、适切性和全面性,注定学习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

此外,根据前期的资料调研,发现国内的八大美院及川内的川大、川师、西南交大、农大、川音等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科均开始涉足网络教学媒介的开发,但是大多数院校均是以统一化的标准,围绕课堂整体式教学而服务的,本项目提倡的学生主导、雅典式、碎片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却均为涉及,因此,本项目相对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为提高碎片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微视频和交互式教学就成为重要研究的对象,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及交互式教学研究的内容,分析相应设计策略,根据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微频设计模型、动态化题库等模型,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策略,为碎片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研究内容

2.1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为提高碎片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微视频和交互式教学就成为重要研究的对象,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及交互式教学研究的内容,分析相应设计策略,根据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微频设计模型、动态化题库等模型,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策略,为碎片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立足于bet36体育在线“雅典式”教学思想及SPOC平台,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以信息碎片化为特征的学习模式的研究,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及交互式教学研究的内容,分析相应设计策略,根据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微频设计模型、动态化题库等模型,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策略,为碎片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2.2研究观点与对策建议

在雅典式的教学思想及新兴的云平台教学干预下,我们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同时碎片化学习对于学习资源也有着与传统纸质教材不同的需求,在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时空的分割、学习媒介的多元、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变弱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也需要将教学资源碎片化、微型化,以此来适应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学习需求。

根据碎片化学习内涵,其具有以下特征:

①学习时间零散和学习空间无缝融合。由于学习媒体走向灵活、多样,同时,学生“信息饥渴症”使得注意力碎片化和分散化,学习不再局限于大模块时间正式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灵活碎片的时间、便捷易用的智能终端、泛在学习网络进行自主按需的无缝学习。

②学习内容零碎化和微型化。学习内容和信息资源不再是完整的、线性的、固化的。随着时空的碎片化,以及智能学习终端的广泛运用,资源粒度变小,学习内容碎片化。同时,知识流的网络化、复杂化亦促使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③学习媒体多样化和微型化。学习媒体数量和信息供应量激增,媒体形态多样化,于是学生选择与使用媒体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空前提升。此外,由于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对新学习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更广。

④学习行为不连续性和多样化。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广泛应用,学习时间和空间去中心化、呈碎片化,学习媒介打破传统学习权威,学习空间碎片化解放学习行为单一性和连续性,促使学生主体参与行为和学习活动多样化。

⑤学习思维跳跃性和注意力碎片化。由于信息激增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信息参与互动增加,持续注意力变短,导致学习思维的跳跃性和注意力碎片化。

⑥学习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碎片化学习时空和多元化学习媒体更易于满足学习的按需性、适切性和全面性,注定学习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为提高碎片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微视频和交互式教学就成为重要研究的对象,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及交互式教学研究的内容,分析相应设计策略。依据传播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构建心理互动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根据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微频设计模型:

①基于SMCR传播模型寻找信息交互模式

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互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列夫·曼诺维奇在他的著作《新媒体的语言》中提出在新媒介上的互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上的接触,第二个层次是心理上的交互。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碎片化教学由于缺乏生理上的互动,那么就更依赖于心理上的互动,需要学生对于网络教学资源感兴趣、喜爱,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

要形成心理上的互动,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从体验的角度下手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贝罗的SMCR传播模型可以从动机的层面上,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教与学的过程,SMCR传播模型是从“传播者”、“信息”、“通道”和“接受者”四个方面来阐述单向信息传播过程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其中教师是“传播者”,学生是“接受者”,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是“信息”,云教学平台就是“通道”。

图1网络教学平台上的SMCR传播模型

②基于ARCS动机模型构建提升学习动机的框架

从构筑的SMCR模型中可以看出,作为SMCR中的信息接受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只能引导而不可控制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图4科勒尔的ARCS动力模型

科勒尔的ARCS动机模型(如图2所示)能够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教学的设计。模型中主要涉及四个关联个人动机的要素,分别是注意力、满足感、自信心和需求性。将这四个要素代入艺术设计专业类的课程中,针对学习的人进行设计,下表是对应动机要素的不同情境而提出的解决途径。

表1学生网络学习动机情境表

③基于心理互动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

图3基于心理互动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

从艺术、技术、教育、心理等角度出发,将传播者、接受者、内容、通道等要素导入,结合ARCS动机模型,就可以构建出“心理互动”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如图3所示)。

由此还可以推导出一个学生网络学习动力情景表:

表2学生网络学习情境化框架

动机要素

内容的设计

学习的动机

平台的设计

教学的技巧

注意力

需求性

自信心

满足感

以上述模型为依据,通过学生网络学习动力情景表进一步分析总结,可以提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策略:

①教学内容的碎片化设计

美国的视频广告公司TUBEMOGUL曾做过一个关于美国人对视频关注力的调查,TUBEMOGUL公司从美国流量最大的6个共享网站中抽查了近18万个样本,结果显示仅有一半的人观看视频超过1分钟。由此可见人们对网络视频等资源的关注力是较为短暂的,在设计知识内容时,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将知识点进行拆分打散,以案例或者课题为线索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这样更符合学生网络学习注意力短暂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感性的课程会更加有亲切感,所以案例式、课题式的碎片化知识内容,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西南财大天府bet36体育在线的SPOC平台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为例(如图4所示),在课程的知识内容的设置上可以看出,知识设置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短案例,这样学生的接受度更高。

图4 SPOC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知识点设计

②教学管理的碎片化设计

知识的碎片化设置,相应也需要进行碎片化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关系到教师的设计技巧、教学艺术等方面,在管理规划上必须先设定好框架,预先设置好各部分知识点的内容教学和互动管理。善于掌握网络平台上的数据统计和管理功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有多少学生下载了资料,有多少学生进行反馈互动等活动,然后再根据这些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上的调整,做到真正利用好碎片化的资源和平台,让其为教学服务。

③平台的视觉感官扁平化设计

平台的视觉感官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觉得容易学习。视觉感官设计主要包括学习平台上的文本、界面、视频等内容。在网络平台的文本设计中,重点在于体现出其提纲效果,言简意赅,如上图4所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文本就非常简洁,让学生容易根据提纲枝干快速找到要学习的内容。网络平台上的图标图片内容的设置尽量贴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标准,如《海报设计》课程(图5所示),就采用了时下较为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来装饰平台,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设计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网络平台中的视频设计主要用于课程内容的展示,多采用小型课程演示的方式来呈现,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问题的反馈(如图6所示)。

图5海报设计课程界面设计

图6 SPOC平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视频设计

④交流与讨论的碎片化设计

网络平台上交流与讨论的板块是满足学生互动的需求性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在这一内容的设计上,通常需要教师参与引导,或者布置课题,或者发起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性动机。以《海报设计》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发表很多不同种类的课题,让学生自由发帖讨论,进而强化交流与互动,而这种交流和互动依托于网络平台,得意随时随地进行,让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在交互这一方面更加有优势。

图7《海报设计》网络平台讨论区

三、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①文献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研究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文献分析法贯穿于整个论文研宄过程中,论文在广泛细致的文献分析基础之上,把握国内外碎片化学习、微视频课程、教学微视频等研究领域己有成果、主要观点,以使研究面向实际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②网络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按照媒体形式划分,网络内容分析法可分为文本分析、图像分析、声音分析、视频分析。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对网站以及视频资源进行内容分析。

③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可釆用各种方法收集完整资料,在一个或多个案例的特定情境脉络下进行了解、分析、归纳和解释描述,以解决情境和现象间的复杂难题。通过设计和开发微视频课程案例,以使策略研究应用于实践开发中。在本课题研究中会通过设计和开发微视频课程案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跟踪和调查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应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④设计研究法

当设计研究聚焦于教育问题时则又称为教育设计研究(Educational Design Research, EDR),它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习科学等相关学科新的研宄范式或方法论。由于一直以来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育设计研究正是为了弥补教育理论、教育人工制品与教育实践之间鸿沟的方法论层面的革新和尝试。它是一种既具系统性又有灵活性的方法论,旨在通过研宄者与实践者在现实世界情境中开展协作,通过迭代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得出情境敏感的设计原理和理论,具有实用性、务实性、迭代性、整合性、情境型五个关键特征。

3.2研究思路

①结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式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利用云教学实现碎片化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确立创新的模式并合理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②依据碎片化学习模式中的特色化微视频内容为主,设计其框架,探讨视频课程的内容分解策略,并结合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构建教学微视频的设计模型,提出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学习的教学微视频设计策略;

③通过对于教学资源的巧妙设计、学生学习习惯的精准定位和开放多元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④结合四川省提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号召,进行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和教学资源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

四、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年(即2017年1月项目落实至2018年12月),课题研究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搜集、整理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开展做准备,第二阶段主要是按预定目标进行课题的分析和总结过程,第三阶段主要是对分析及总结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产生一定的理论成果,发表相关论文,并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第四阶段主要是针对前期研究的理论进行实践性的验证,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2017年1月-2017年6月):搜集、整理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开展做准备,由谢鑫辉、李文波完成分析总结,房慧协助做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第二阶段(2017年7月-2017年12月):按预定目标进行课题的分析和总结过程。从各个角度分析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案例,组织课题组教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课程研究,按预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其中课程建设由谢鑫辉与李孟曦共同完成,平台设计与建设由彭秋璐、向桦完成,。

第三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对分析及总结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产生一定的理论成果,发表相关论文,并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其中论文发表由谢鑫辉完成,研究报告由谢鑫辉、李文波完成。

第四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0月):课题理论实践性验证,以前期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实践案例的设计研究,由谢鑫辉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I-PHOTOSHOP”课程的碎片化平台课程及内部教材,并最终进行教学实践检验。

五、研究成果

本课题项目于2018年12月前完成项目结项文件及资料整理,项目研究成果为综合研究成果式的结题,包括:

① 《基于艺术设计云教学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报告一篇;

② 在《现代电子技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题为《基于艺术设计云教育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以西南财大天府bet36体育在线为例》的学术论文(2018年2月发表);

③ 完成西南财经大学天府bet36体育在线艺术设计bet36体育在线教师自编内部教材《计算机辅助设计I——PHOTOSHOP》(2018年11月完成并使用);

六、研究创新点

6.1清晰的研究定位

依据碎片化学习模式中的特色化微视频内容为主,设计其框架,探讨视频课程的内容分解策略,并结合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构建教学微视频的设计模型,提出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学习的教学微视频设计策略。

6.2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无缝对接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式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利用云教学实现碎片化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确立创新的模式并合理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对于教学资源的巧妙设计、学生学习习惯的精准定位和开放多元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6.3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向成果去向

理论成果:论文发表

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现代电子技术》发表论文1篇,研究成果形成书面研究报告1篇。

实践成果:项目进课堂

将项目研究的理论成果用于教学实践,现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专门针对碎片化学习模式的艺术设计云平台教学开展的较少,相关的教材也很少,本课题形成的创意智慧的方法与思想会以论文及内部教材形式出现,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完成艺术设计等相关课程的标准化建设,打造精品课程。指导采用碎片化的云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

七、研究价值

7.1学术价值

从资源利用价值角度进行研究切入,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碎片化学习的“长尾”价值能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和学生学习“收益"。碎片化学习活动和分散化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学习频率变高,提升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学习“收益”并不一定比传统教学中坐在教室里的整体化学习差。通过碎片化的微型学习提高学生培训绩效,与此同时,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使用绩效将得到提高。碎片化学习有效扩展学生原有固定、封闭的学习时空,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通过资源碎片化,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提高资源使用和开发价值。

通过本课题项目的研究,通过提出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碎片化的教学的云平台建设策略,为碎片化的艺术设计云教学提供一个理论的依据,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碎片化学习的价值。

7.2应用价值

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看,碎片化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整学习的步调,按需学习。碎片化学习是自主学习、自然的学习,其发生更多基于学生自主意识,其学习活动更多发生在整体化学习无法触及的碎片化时间。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境,实现自步调学习和选择性学习。此外,碎片化学习可以作为分解学习内容难度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bet36体育在线的“雅典式”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形势下提出的,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云教育平台及雅典式教改的又一次深入的研究。旨在促进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形成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教学发展的要求,实现创建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以实践“小社会,大课堂”和“狩猎场”的教学理念。利用先进的建构主义理念,使教科研管理做到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7.3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共同建构课程信息化过程中,实现了相互间的同步、异步交流与同伴互助,并不断有新的成果生成。使学科知识更专业、更系统。以优秀的课程设计代替传统的口头演讲,以丰富有趣的资源点燃学生的大脑。

本课题的研究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知识学习为载体”新的理念,改变原有的以口头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课程学习环境,通过学术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能更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bet36体育在线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本课题研究的应用推广有助理规范和整合艺术设计类的云教学资源平台和碎片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高效的建设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定制化的艺术设计类云平台建设的高成本、艺术设计类教师不善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共享程度低等实际问题,为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稳定化、平台化、共享化的艺术设计教学云平台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项目研究自我评价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学不能再墨守成规地重复着课堂教学的单一的学习模式,教师和教学设计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SMCR传播模型和ARCS动机模型构建的基于“心理互动”原理的碎片化教学资源设计模型为设计框架,架设符合碎片化教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模式,形成了总结性的论文《基于艺术设计云教育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和研究报告,以《计算机辅助设计I-PHOTOSHOP》为实践平台进行实践应用,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效地帮助了教师和学生更高效地、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

课题项目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围相对狭小,信息化对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的调研相对还不够充分,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领悟和运用,课题研究实践的理性归纳和提升存在着困难等方面,还希望得到更多的专家、学者为本课题项目组提供帮助与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性验证。

九、项目研究展望

由于受限于课题项目研究的时间、人员、研究范围,课题项目调研以及提出的侧脸也许还不够全面到位,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研究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云教学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与发展献计献策。本课题项目组将继续关注本项目相关发展现状研究,紧密围绕艺术设计专业云教学平台的建设的几个方面,诸如平台基础建设、资源建设、碎片化教学改革、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邱均平,王日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3]尼尔森在线研究.尼尔森在线研究洞察:用户时间碎片化和需求特点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J].广告人.2011,8: 142-143.

[4] 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一一走向联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5]彭兰.碎片化杜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 (10): 9-11.

[6]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祝智庭.设计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的创新研究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30-31.

[8]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黄荣怀.移动学习一一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查尔斯.M.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郑太年,赵健主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一一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1] M.W.艾森克,M/L基恩(著),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五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

[13] Ronald W. Jones,Henryk Kierzkowski. A Framework of Fragmentation. Fragmen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